3月27日下午,豐利鎮關工委聯合老干部黨總支、雙灰山村黨總支及凌河小學,共同舉辦了一場意義非凡的“踏尋紅色印記·賡續先輩精神”主題教育活動,50余名少先隊員代表與離退休黨員干部踴躍參與,采用實地探訪與理論學習緊密結合的方式,深入開展老少愛國主義教育。
活動伊始,一場莊重的紅色傳承儀式率先登場。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斌向師生及老黨員鄭重贈送《如東紅色圖譜》,介紹《如東紅色圖譜》的使用方法。并深情號召大家深入挖掘地方革命歷史,將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,在新時代中讓紅色精神綻放新光芒。
隨后,雙灰山村關工委副主任丁林開啟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歷史之旅,詳細講述了1941年那場驚心動魄的“雙灰山戰斗”。這場戰斗由粟裕、陶勇指揮新四軍一師、蘇中軍區英勇發起,在激烈的交鋒中,新四軍以頑強的斗志和出色的戰術,殲滅日偽軍400余人,成功創下蘇中戰場首次成建制殲敵的輝煌記錄。更令人矚目的是,此次戰斗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反“掃蕩”的重大勝利,光輝戰績被載入南通抗戰史冊,成為了一段永垂不朽的傳奇。
在實地教育體驗環節,全體人員首先走近雙灰山戰斗史料展覽墻和雙灰山戰斗遺址前,在一幅幅珍貴的圖片、一段段詳實的文字和一件件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實物前駐足凝視,深入了解戰役的每一處細節,感受革命先輩們在槍林彈雨中的英勇無畏。
接著,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,集體祭掃陳四明烈士墓。陳四明烈士1913年出生于豐利鎮雙灰山村,1941年毅然投身革命,次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47年,在解放掘港戰役中,他為了革命事業壯烈犧牲,時任苴豐區隊連長。烈士雖已離去,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,其孫子陳先泉繼承爺爺遺志加入海軍,繼續保家衛國,延續著這份家國情懷,讓紅色基因在家族中生生不息。四明人民公社、四明中小學均以陳四明的姓名命名,成為對他的永恒紀念,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紅色精神。
此次“踏尋紅色印記·賡續先輩精神”主題教育活動,通過“聽、看、學、思”多維教育模式,既充分彰顯了地方革命歷史的價值,又成功構建起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紐帶。有效激發了青少年的愛黨愛國情懷,讓紅色精神在豐利鎮這片土地上繼續發揚光大,激勵著更多的人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奮勇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