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日報訊(全媒體記者 朱文婷 朱海城 通訊員 吳瑕 陳文) 9月10日,江蘇如東洋口港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碼頭迎來一座“海上巨輪”的靠泊——來自加拿大的“戴蒙德”LNG運輸船在拖輪引導下緩緩駛入,這是自2011年首艘LNG運輸船靠泊以來,接收站接卸的第800艘LNG船舶。
下午2時許,“戴蒙德”輪順利靠泊,該船本次裝載液化天然氣約6.8萬噸,氣化后可轉化為9000萬立方米天然氣,足以滿足300萬戶家庭一個月的用氣需求。“當前我們正面臨用氣高峰,‘戴蒙德’輪是今年接卸的第60艘船舶。”中石油江蘇LNG公司生產設備業(yè)務單元經理劉濤說,“高效通關服務為我們應對高峰作業(yè)提供了保障。今年1至8月,我們累計接卸量488萬噸,同比增長12%。”
為保障進口LNG安全高效通關,如東海關開辟能源進口“綠色通道”,對接進口LNG接卸全流程,實現(xiàn)申報、查驗等環(huán)節(jié)無縫銜接;同時,打造智慧監(jiān)管,將取樣作業(yè)順勢嵌入液化天然氣接卸流程,實時監(jiān)測LNG組分等商品品質信息,確保LNG運輸船“即靠即檢”“卸檢同步”。如東海關副關長楊偉榮介紹:“面對LNG易燃易爆的特性和不同季節(jié)的保供挑戰(zhàn),我們不斷優(yōu)化監(jiān)管模式,從最初的人工查驗到如今構建的能源進口‘智慧取樣、智慧監(jiān)測’,實現(xiàn)了通關效率的跨越式提升。”
據了解,中石油江蘇LNG站接收站是當前長三角地區(qū)生產規(guī)模最大、保障能力最強的清潔能源樞紐基地,現(xiàn)有6座LNG儲罐,總罐容108萬方,年接卸能力達650萬噸,目前已累計接卸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LNG超6500萬噸,外輸天然氣近千億立方米,為長三角區(qū)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。接收站單日最大氣化能力3900萬立方米,在夏季用電高峰和冬季供暖季期間,精準響應需求連續(xù)沖峰保供、套接6船進港,應急調峰作用凸顯。滿負荷工況下,全年支持江蘇全省近30%的天然氣供應,成為服務國家戰(zhàn)略的重要支點。
從首船靠泊的“探索起步”到百船接卸周期縮短至14個月,接收站創(chuàng)新采用套接方式,大幅提高LNG船舶的進出港與接卸效率,連續(xù)多次實現(xiàn)4天接3船、單月22天窗口期接卸12船。“這些看似簡單的數字,是流程精細、技術突破和運營效率的提升。”江蘇LNG公司生產運營中心海事經理吳小飛說。更安全、更高效,都是對國家能源安全與民生用氣保障的有力踐行。
當前,中石油正在加快建設總投資約16.6億元的擴建儲罐項目,重點建設1座20萬立方米的LNG儲罐及相關配套設施、1座年接卸能力650萬噸的專用碼頭。項目預計2029年建成投產,年接卸、存儲、氣化、外輸能力全面突破1000萬噸/年,將顯著提升儲氣調峰能力,為長三角地區(qū)天然氣安全穩(wěn)定供應再添“壓艙石”。